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打造“多维立体化”的青年思政工作品牌

作者:共青团广西大学委员会     编辑:贾琦艳     来源:当代广西网   发表于: 2024-02-01 15:49  点击:

https://www.ddgx.cn/show/72396/u0s240311985p240312326a1.html


徐晶教授(中)在“水塔沙龙”活动中给青年学子分享自己治学、科研的故事。广西大学供图

基本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共青团广西大学委员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主动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依照“需求导向、分层分类、精准对接”的原则,搭建了“水塔沙龙”“老党员说”“导师有约”“青春思享荟”“青椒沙龙”等五个研学交流平台,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指点方向,打造名师引路、朋辈互助的“多维立体化”青年思政工作品牌,通过小而美、小而精、面对面、互动式的沙龙研讨,切实增强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主要做法

聚焦需求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校团委在校内开展广泛调研,及时了解青年的切身需求。结合青年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学业以及工作生活中的期望,充分挖掘整合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在活动筹备阶段,学生组织和青年团干深入青年群体当中,听取诉求,结合征集到的建议意见,及时对主讲人、交流主题、交流形式等做出调整,最大限度满足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参与度和获得感。

注重分层分类,增强引领实效。在学生层面,校团委根据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求,重点打造“水塔沙龙”“老党员说”“青春思享荟”“导师有约”四个平台。“水塔沙龙”通过邀请院士、长江学者等领军专家与同学们面对面、近距离交流,以名师的成长奋斗经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指引学生成长的方向。“老党员说”邀请老党员为青年团员讲述鲜活而深刻的党史故事、学校发展历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看齐榜样、学习先进、跟党奋斗。“青春思享荟”结合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遴选优秀学生榜样,围绕学术研究、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主题,以学生漫谈的形式展开交流,为同学们搭建了思想交流碰撞、学习经验分享的广阔平台。“导师有约”聚焦研究生学术发展需求,邀请备受欢迎的研究生导师,围绕学术前沿、科研方法、人生体悟等主题进行分享,助力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涵养学术道德、收获学术成果。在青年教师层面,校团委打造“青椒沙龙”平台,每期邀请3—5名青年教师主讲,围绕教学科研、学生指导、心理健康以及亲子教育等青年教师感兴趣的主题,畅谈心得、困惑,加强青年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帮助青年教师找到归属感,收获前行动力。

确保精准对接,突出靶向发力。充分把握不同受众的成长特点,精准对接需求,确保五个研学交流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价,征集师生们的反馈和建议,做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确保每项活动都符合青年的实际需求。对于师生们在活动中提出的学习生活问题,校团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科研环境和学习环境。

工作成效

研学交流平台汇聚了名师专家、先进党员、学生榜样、授业导师、优秀青年教师等五类榜样力量,服务不同人群,满足青年教师和青年大学生在学业引领、个人成长、科研融合、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推动校团委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青年思政工作品牌。目前,研学交流平台活动在校内已累计开展314场,邀请到20余名专家名师、40余名先进老党员、80余名青年教师、110余名研究生导师和130余名青年优秀榜样与青年师生进行分享交流,累计1.6万余人次参与,为青年师生们提供了与学术大咖、青年榜样近距离互动的平台和机会,营造了浓厚的向学、向上、向善的校风学风,以及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在“青春思享荟”沙龙讲座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广西大学供图

工作启示

系统谋划精准推进,将“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是打造青年思政工作品牌的关键要素。坚持需求导向和分层分类原则,转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方式,结合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搭建针对不同群体的交流平台,增强受众群体的认同度,提升思政引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名师引领启智润心,将“远距离聆听”转变为“近距离沟通”是打造青年思政工作品牌的暖心举措。研学交流平台活动打破了常规的场地限制,拉近主讲人与聆听者的空间距离,通过“小而精、小而美”的沙龙形式,让名家大师走近青年,让青年近距离聆听主讲人的成长、教学和科研经历,激励青年砥砺奋斗。

积极发挥朋辈效应,将“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交流”是打造青年思政工作品牌的有效路径。深入挖掘和树立典型,促进朋辈之间的分享交流,打造具有“青年味”的思想引领方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消弭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可能存在的互动交流不足的现象,在语言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自我引领和自我教育。

坚持深化群团改革,工作格局从“自转”变为“公转”是打造青年思政工作品牌的重要基石。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避免“自娱自乐”的“自转”,要紧紧围绕和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进行“公转”,强化思想引领的政治职能,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执笔:谢能重 陈  霄)

记者观察

青年在思想碰撞中自我成长

广西大学退休老党员黄灼仁受邀参加"老党员说"活动,并为团员青年讲述党史故事和学校发展历史。广西大学供图

广西大学内矗立的老水塔,见证了代代学子的成长。为激励青年学生勤学苦读、向上向善,校团委以老水塔为标识,打造了“水塔沙龙”研学交流活动,邀请校内各学科领军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寓意大师勉励如高塔之水浸润学生成长。

2023年11月3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院长邹炳锁教授受邀参加第15期“水塔沙龙”,来自校内各个学院的近50名青年学子围坐一堂,聚精会神地听邹炳锁教授分享他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科研经历。

“我读研究生时正赶上国际研究纳米材料的热潮。”邹炳锁分享道,“我意识到纳米材料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于是开始投身纳米科技的探索和研究。”

邹炳锁告诉在座的学生,开启一个新研究领域的探索历程是艰辛的,在研究初期,他和研究小组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们从未退缩放弃。邹炳锁回忆:“文献的匮乏让我无法取得更多实质性的研究成果,直到参与了一次研究生研讨班,才系统学习了一些学科领域的相关概念。后来我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自主探索,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深入开展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邹炳锁和研究小组成员不断攻坚克难,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自此开启了纳米光子学的科研之路。他以自己与纳米光子相遇相知的故事为例,鼓励学生要刻苦钻研,在科研道路上锐意前行。随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和邹炳锁进行了轻松的科研交流。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在于有如泉涌的思想。新时代青年思想活跃、观念新颖,需要与名家面对面交流、沟通,而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单向的知识接受。举办“水塔沙龙”这样的研学交流活动,让师生在互动交流中碰撞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奋斗志向、科研志趣、报国志气,厚植了家国情怀。

截至目前,广西大学已举办“水塔沙龙”15期,吸引了万余名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聆听。“‘水塔沙龙’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和名家面对面交流,每一次对话都让我振奋。”来自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2班的学生钟惠华是“水塔沙龙”的忠实观众,自“水塔沙龙”开讲以来,她一共参与了13期,在与名家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她不断地勉励自己,奋发向上。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广西大学通过搭建五个研学交流平台,打造“多维立体化”青年思政工作品牌,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了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不同需求,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实现自我成长,提升了思政教育引领的实效。(记者 徐云洁 通讯员 谢能重)

 

编辑:贾琦艳

上一条:桥梁“新纪元”!世界最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

下一条:广西大学构建"六有"模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