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ngzb.com.cn/shareArticle?news_id=1832885762&platform_id=0
今年4月20日是谷雨时节,也是国际中文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广西大学)与广西大学文学院主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开幕式上,一支融入中华茶文化的舞蹈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表演者手持团扇用灵动的舞姿、柔媚的眼神,充分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太极拳表演和诗词朗诵等极具传统中华文化色彩的精彩表演,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拓印、漆扇、投壶、猜灯谜……15个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展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越南、泰国、柬埔寨……身着本国民族服饰的中外师生欢聚一堂。本次活动吸引了700余名师生参与。
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活动,让参与者充分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吕玉雪说:“这次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得非常用心,通过体验年画拓印,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中国学生邓灵灵分享道:“这次活动让我充满了自豪感,在一撇一捺间领略到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悉,广西大学已连续6年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近年来,广西大学每年组织国际中文教育等专业学生作为汉语志愿者前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开展中文教学、中华文化推广等实践活动。

据介绍,广西大学西校园是原南宁育才学校(越南中央学舍区)所在地,是毛泽东主席应越南胡志明主席请求所建,为越南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多名杰出校友成长为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如越南原副总理武宽、国会原副主席武卯等。南宁育才学校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三大发源地之一(另两个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是新中国最早面向东盟开展中文教学的地方,于1952年开始成班开展中文教学,培养了近600名中文教师和翻译人才。1958年,南宁育才学校完成历史使命,师生迁回越南。校舍全部移交广西大学使用,实现了教育使命的接力传承,成为中越人文交流的生动缩影及中越友好的历史见证。目前广西大学校内依然保留着原南宁育才学校大礼堂(现为广西大学大礼堂)等13栋建筑,绝大部分仍在正常使用,续写和见证着中越友好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