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广西大学学子:暑期千里行,探寻科技强国路

作者: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孙晓黎 银舒豫     编辑:黎锦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发表于: 2025-08-24 18:58  点击: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870239a9c4ed4c6fb74593a8ce5e74bb


暑假期间,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师生以“强国有我・科技领航”为主题,分赴广东、安徽、湖北开展“大国重器 青春接力”暑期社会实践。从医疗科技、量子通信到芯片制造、聚变能源,师生们在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中深化专业认知,坚定科技报国信念。

南粤访重器:物理+产业的融合实践

7月14日至17日,30余名师生首站赴广东惠州、东莞,探寻“物理+产业”融合密码。

在惠州市开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学们直观了解物理技术如何赋能医疗创新。公司董事长齐瑛寄语学子要锚定国之所需,该院2025届毕业生周泽南分享了大学积累对工作的重要性。这种“车间里的实践课”让同学们感受到物理学科与民生需求的紧密联结。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内,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引发热议。HIAF已实现同位素生产等产业化应用,CiADS为核废料安全处理提供“中国方案”,让同学们认识到其作为国家核安全战略重器的意义。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可折叠显示屏、量子点发光材料等展品吸引师生。作为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其“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布局,让同学们明白材料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基石,物理研究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

合肥探前沿:触摸量子与聚变的前沿脉搏

7月28日至31日,30余名师生走进安徽合肥,聚焦量子科技与聚变能源两大国家战略领域。

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量子重力测量系统应用于石油勘探等国家重点工程,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展现我国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创新实力。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解读了“京沪干线”量子通信骨干网的运行原理与安全机制,让同学们感受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讲述量子技术发展历程及核心产品研发故事,让同学们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了真切理解。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的加密通话演示,展现了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广阔前景。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EAST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是此行重点。这个“人造太阳”保持101秒长脉冲运行世界纪录,1.2亿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状态,让同学们感受到聚变能源改变人类能源格局的潜力。展览馆内的技术突破成果,更让大家理解“聚变能源研究关乎人类未来”的内涵。

武汉寻“芯”迹:集成电路的“中国芯”踪迹

8月7日至9日,27名师生奔赴武汉,深入芯片研发与制造一线。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的硅基光电子芯片工艺平台及封装测试平台,让同学们理清芯片产业前沿技术脉络,被专家“勇立中国‘芯’潮头”的精神打动。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验室里,师生们观看像素阵列测试系统运行,聆听科研进展并现场答疑,拓宽了学术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前沿成果令人目不暇接。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学中心的实验装置可产生全球领先超强磁场,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支撑;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平台呈现“教学-科研-产业”深度融合模式,全链条展示让同学们对芯片产业“自主可控”有了更清晰认知。

这场跨越千里的探寻之旅,既是专业实践深化,也是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在科研机构见证自主创新,在企业车间感受产业报国,在高校实验室体悟科研为民,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战略,更是青年使命。正如同学们所言,所见所闻已化为信仰力量,将以专业所学回应国家需求,让青春在科技强国奋斗中绽放光彩。






编辑:黎锦

下一条: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河池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