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广西“八桂楷模・大思政课”点亮开学季

作者:     编辑:黎锦     来源:八桂教育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25-09-20 11:51  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OogDzG-LAsQM_YfpAdWPug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又是开学季。一场以“学楷模・当先进”为主题的“八桂楷模・大思政课”在广西各级各类学校火热开讲。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采用“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双轨模式,将八桂楷模的感人事迹转化为“活教材”,推动广大师生对“八桂楷模”感人事迹从认知认同到行动自觉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区师生同上一堂‘八桂楷模・大思政课’”活动已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师生786万余人。


楷模“走进”课堂,传递“平凡坚守”里的不凡力量

这一课,是一次精神的巡礼。

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没有抽象的道理阐释,课堂上呈现的,是一个个扎根八桂大地、有血有肉的楷模形象。他们的故事让师生们真切感受到:成就不凡并非遥不可及,伟大往往就蕴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执着之中。

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卢文祥,一头扎进甘蔗育种研究领域30载。30年里,他顶烈日、冒风雨,在试验田与实验室间奔波,研发的甘蔗品种种植面积超3000万亩,为中国蔗糖产业装上了“柳城芯”,用科研坚守书写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在巍峨的大瑶山深处,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道山护林点负责人黄通甫,用脚步丈量责任,二十载风雨无阻,坚守2.5万多亩山林,徒步巡林里程累计达20万公里,以守护生态的执着,为绿水青山筑起坚固屏障。

荔浦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熊碧芳,26年如一日深耕特教领域。她用耐心陪伴成长,用爱心化解困境,焐热了近千名“折翼天使”的生命,帮助他们掌握技能、自立自强,以教育奉献诠释着“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初心。

面对航空轮胎这一“轮胎界的珠峰”和国外巨头的“卡脖子”垄断,桂林蓝宇航空轮胎研发团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他们日夜攻关、反复试验,最终用“中国速度”打破技术壁垒,让国产航空轮胎迈向新高度,以科技创新彰显着“为国破难题”的硬核实力。

硕龙边境派出所德天女警先锋队,把青春芳华绽放在边境线上。她们克服恶劣环境,巡逻防控、服务游客、化解矛盾,用女性的柔韧与坚韧守护着边关的安宁与祥和,以忠诚担当践行着“守护一方平安”的铮铮誓言。

把小事做到极致,把热爱熬成坚守——楷模们的事迹,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价值。这束光穿透了课堂的边界,直抵师生心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迷茫源于空想,意义藏在实干里。”北部湾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尹秋凤的感悟,道出了众多师生的心声;“爱岗敬业,坚守奉献,这些绝非书本上的抽象词汇。”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本科生胡笑添坦言,面对学业任务与实践挑战,他会想起楷模们“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坚守;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李卓翼也深受触动:“原来平凡岗位也能书写不凡篇章,青春就该向榜样看齐,把小我融入家乡发展的大我之中。”


楷模精神引共鸣,师生同心锚定时代航向

这一课,亦是一次直抵人心的思想共鸣。

在楷模的事迹里,关于人生价值的追寻、职业理想的塑造、时代责任的担当,都化作了可感可触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师生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从卢文祥的科研坚守中,师生读懂了“十年磨一剑”的专注——要沉下心、钻进去,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才能结出属于自己的硕果;从黄通甫的生态守护中,师生领悟了“功在不舍”的坚持——平凡的岗位只要坚持到底,就能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从熊碧芳的教育奉献中,师生体会了“大爱无疆”的温暖——以真心换真心,用责任与热爱,就能为他人点亮希望之光;从桂林蓝宇航空轮胎研发团队的科技突破中,师生点燃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面对难题不退缩,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才能突破局限、实现超越;从硕龙边境派出所德天女警先锋队的忠诚守护中,师生坚定了“舍小我为大我”的信念——把个人追求融入社会需要,才能让青春在奉献中更有意义。

这一份份精神共鸣,让越来越多的师生从楷模身上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校准青春的航向,让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广西师范大学2023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韦艳芬,在熊碧芳的故事里读懂了特教事业的重量,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特教、帮助特殊儿童成长的决心;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研究所所长孙煦勇,从熊碧芳“敬佑生命”的坚守中,看到了医者初心的共鸣,更明晰了自己救死扶伤的使命;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本科生周直璇,被桂林蓝宇航空轮胎研发团队的创新精神打动,立志在科研道路上勇闯“无人区”,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专业学生龙绍爽,从研发团队的奋斗中理解了“中国制造”的底气,决心学好专业知识,为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广西警察学院警务实战学院2024级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学生罗鹏钊,看着德天女警先锋队的飒爽英姿,更加坚定了“守护一方平安”的从警信念;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23级旅游管理硕士生邓瑞云,则立志像女警们一样担当,将专业所学融入广西文旅发展,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从“感动”到“行动”,八桂校园续写奋进新篇

这一课,更是一份跨越课堂的行动约定。

精神的感召、思想的共鸣,最终要落脚于脚踏实地的行动。全区各地各校以此次“大思政课”为契机,迅速将对楷模精神的思想认同,转化为干事创业、奋发向上的行动自觉。

榜样的力量,总能激发无穷的奋进动力。卢文祥扎根田野搞科研的坚守,让广西大学农学院2023级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赵菡坚定了“扎根八桂农田,以科技助力蔗农增收”的志向,她计划毕业后深入农业一线,用专业知识解决种植难题;黄通甫守护绿水青山的执着,让崇左市宁明县第二高级中学老师石依依深感责任在肩,作为一名老师,要学坚守、学奉献,用爱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熊碧芳深耕特教的奉献精神,让防城港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萌深受触动,作为特教教师,她立志要以熊碧芳老师为镜,把“仁爱之心”融入每一堂课;桂林蓝宇航空轮胎研发团队敢闯敢试的创新勇气,点燃了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学院教师陈芍璋的教学热情,他决定把研发团队的攻坚故事作为“活教材”搬进实训课堂,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技术瓶颈;激励着桂林市复兴学校教师李敏琦持续探索教学创新,在教学中要“打破常规”“跳出课本”,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价值,这才是教书育人的关键;硕龙边境派出所德天女警先锋队的忠诚担当,让百色市隆林县新州第一小学学生李爱明由衷感慨,看着警察姐姐们坚守边疆、忠诚护佑群众的身影,是最动人的榜样,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照亮方向的灯塔;也让玉林市田家炳中学学生李佳瑜内心深受触动,警察姐姐们的精神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要以楷模为标杆,努力学习知识、锤炼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践行美德,贡献青春力量。

这股由楷模精神催生的行动热潮,正在八桂校园内外蓬勃兴起。有的学校将楷模事迹系统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通过专题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榜样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的开展“榜样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深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走进企业学习创新经验,在实践中践行楷模精神;更有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社区与企业,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与自然保护区合作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与特教学校合作建立“爱心奉献实践基地”、与科技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拓宽育人维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责任与担当。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耕广西本土资源,把八桂大地的红色基因、民族文化、发展实践与“八桂楷模”事迹有机融合,转化为滋养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与鲜活养分,让“学楷模、讲广西、践初心”的理念融入师生日常、成为行动自觉,努力培养更多扎根广西、服务广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黎锦

上一条:越南副总理梅文政参观广西大学原南宁育才学校旧址

下一条:追“星”十年,广西“90后”科学家填补我国高能天体探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