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45790014018752512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北仑河波光潋滟,似在低吟着边境的悠悠往事。7月13日,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暑期卫国戍边社会实践团怀揣青春热血与爱国豪情,奔赴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开展“智汇南疆,八桂戍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于国门一线感受和平珍贵、发展蓬勃。
警营对话:聆听戍边智慧,感悟使命担当
实践团师生踏入东兴边境派出所的警营文化展示馆,馆内成果展板琳琅满目,荣誉奖章熠熠生辉,日常工作日志则如时光长卷,无声诉说着民警扎根南疆、守护国门的日夜坚守。
东兴市委常委、副市长何禧严亲临现场,目光坚定且语重心长:“东兴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关注与支持。希望你们借此活动,深刻理解戍边意义,将爱国情怀化为实际行动。”教导员刘清松指着墙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标语,详细介绍“枫桥经验”在边境一线的生动实践:民警化身“双语调解员”,化解中越边民小摩擦;组建“外卖小哥边境骑士队”,联动群众织密防控网;搭建“线上警务室”,24小时响应百姓急难愁盼,成为群众贴心守护者。
实践团成员听得入神,工商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陶文丽感慨:“以前只在书本读到戍边英雄故事,今日看到真实画面,才真切感受他们的艰辛伟大,奉献精神令我深受触动。”

边境派出所民警向实践团成员分享“枫桥经验”。
随后,师生跟随民警踏上边境巡逻路。蜿蜒小道上,大家近距离观察界碑与边防设施,每一步都丈量着戍边民警的坚守付出。烈日下,汗水湿透衣衫,脚步却愈发坚定。带队老师马丽娟感慨:“这次巡边,让我深刻体会到‘巡边’二字的分量,那是日晒雨淋的执着、时刻警惕的责任、无声无息的奉献。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学生。”

东兴边境派出所民警带领实践团成员开展边境巡逻。
界碑之约:擦拭历史印记,抒发爱国豪情
界碑,是主权与历史的无声见证,矗立边境守护祖国每一寸土地。实践团师生来到北仑河畔,第1370(3)号界碑坚定守护着祖国南疆领土。站在界碑前,成员们深情诵读对祖国的告白诗,齐声立下“志存高远,奋发图强”的誓言,铿锵之声回响边境,是青年学子对祖国的庄严承诺,也是立志报国的坚定心声。东兴市团委书记岳伟超来到现场,望着青春洋溢的脸庞鼓励道:“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你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爱国意识,努力学习,为边疆建设贡献力量。

实践团成员在1370(3)号界碑旁朗诵对祖国的告白诗。
接着,带队老师马丽娟轻轻擦拭界碑,拂去碑体尘土,仿佛抚摸历史脉络。《歌唱祖国》旋律响起,师生肃立齐唱,红旗迎风招展。民警望着北仑河坚定说道:“界碑在哪里,我们的责任就在哪里。界碑立稳,边境就安稳。”那一刻,爱国情怀激荡,化作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与守护决心。

实践团成员擦拭1370(3)号界碑。
桥梁见证:感受贸易繁荣,共话时代发展
实践团师生实地探访这一连接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的重要枢纽——北仑河二桥。立于桥面,“一桥连两国”的独特意义尽显眼前。满载货物的货车穿梭往来,如流动的经贸动脉,紧密相连中越两国市场。目光所及,一边是中国东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边是越南芒街充满异域风情、生机勃勃。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此刻具象呈现。

实践团成员到东兴国门处打卡。
行至大桥中段分界点,代表两国主权的中越国旗庄严矗立、迎风招展。实践团全体成员肃立,满怀爱国热忱与新时代青年自豪,拍摄珍贵合影。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研究生刘露璐感慨:“站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紧密重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关注边疆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繁荣贡献智慧力量。”

实践团成员在北仑二桥合影。
走进东兴边境线,在国旗下擦拭界碑,于北仑河畔聆听戍边故事,实践团师生深切体会到边疆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守护国家安全、锤炼意志担当的前沿阵地。带着这份感悟回归校园,成员们决心将所见所思化为实际行动:在课堂中深植家国情怀,精进专业知识;在调研中关注边疆发展,探索兴边富民新路;将戍边精神融入日常,脚踏实地,锤炼本领,让青春在守护壮美山河、建设繁荣边疆的时代进程中绽放光彩。

实践团与边境派出所民警合影留念。
此次“智汇南疆,八桂戍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虽已落幕,但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子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将永远延续。他们将带着东兴边境的深刻感悟,在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