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48328372083298304
新闻眼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切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广西篇,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助力全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继“桂惠贷”之后,广西金融惠企政策再升级。《方案》推出了哪些创新的政策工具?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哪些方面?广西企业将享受到哪些红利?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报纸版面截图。
1、一揽子政策如何发力?
统筹用好股权、债权、保险、融资担保等金融工具,综合运用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政策工具,助力全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北海市合浦工业园区,一家制罐企业的工人正在赶制订单。林启波 摄
【政策要点】
《方案》明确,到2027年,力争统筹各类财政资金75亿元,带动全区财政贴息贷款投放6000亿元以上、补贴融资担保业务1000亿元以上、发行债券3000亿元以上。《方案》提出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普惠等领域融资三项重点任务。
【解读】
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协调服务处处长李沛英——
《方案》体现了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聚焦三个重点领域,突出解决全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普惠三个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统筹运用一揽子政策工具,将单一的财政贴息扩展为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担保补贴、奖补资金等多种方式;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融资担保等手段,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动惠企金融政策创新,撬动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融资。
三是创新工作举措,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普惠领域相关企业全流程匹配融资需求和金融工具,提供金融专家顾问和AI金融顾问“双顾问”服务。组织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招商活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四是优化工作机制。与自治区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专班、自治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发挥实体经济服务员作用,分级分类开展融资协调工作,研究解决融资堵点卡点难点。打造“小而精”“快且准”的新型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强化重点融资项目精准对接。畅通重点融资项目信息共享,健全融资服务闭环管理机制。
广西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吴坚——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方案》统筹财政金融联动,强化政策工具创新,旨在构建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
“桂惠贷”政策自2021年实施以来,累计投放10863.76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贵问题,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及普惠领域仍然存在融资难问题。《方案》作为“桂惠贷”的升级迭代政策,既填补了“桂惠贷”在重大项目和产业融资中的不足,又通过“组合拳”解决了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更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形成更可持续的金融惠企机制。
重大项目通常面临资本金不足、建设周期较长的问题,重点产业亟需大量的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普惠领域则存在抵押物缺失、风险溢价高等问题。《方案》通过专项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创新担保模式缓解增信难题,同时扩大债券发行、保险保障等工具覆盖面,系统性解决各领域融资痛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惠企政策如何落地?
《方案》从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可得性、构建融资服务体系三方面提出十项工作措施。

桂林市灵川县一家化工设备生产企业,工人正忙碌作业。阳海翔 摄
拓宽融资渠道
【政策要点】
加大银行信贷投入力度。将力争平均每年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不少于1000亿元。统筹用好贴息资金,力争每年投放贴息贷款2000亿元以上。
畅通企业上市(挂牌)和再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激励机制,强化资本运作、人才培养、路演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进一步用好保险风险保障服务。推动各保险公司丰富科技、知识产权、特色农产品、航运、工程等保险产品,加强保险资金运用。
优化融资担保服务。对获得《2025年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相关产品贴息支持且获得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增信的贷款给予0.2%至0.4%担保费率补贴。
更好利用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力争每年发行各类信用债100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推动广西政府投资基金“1+10+N”基金集群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底撬动各类资本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
【解读】
广西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新建——
当前,广西实体经济融资仍以银行信贷为主,资本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渠道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债券、股权、基金等资本市场渠道拓展不足,限制了企业尤其是成长型和创新型企业的多元融资需求。
《方案》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多层次的政策组合,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通过加大银行信贷投入、拓展资本市场、鼓励债券融资、推动保险与担保发展、激活私募股权基金等措施,推动融资结构多样化,缓解实体经济长期以来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有助于提升广西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竞争力。
提升融资可得性
【政策要点】
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推广重大项目“前期贷”,用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开发知识产权、数字资产、碳排放权、用水权等新型权益资产抵质押贷款产品,创新水利项目投融资模式。
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扩大规模,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将续贷范围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到期贷款,以及中型企业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
【解读】
广西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新建——
近年来,尽管广西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保持增长态势,但广西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由于缺乏抵押物、财务不健全、信用评级不完整等原因,导致银行惜贷慎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仍然存在。
《方案》聚焦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广“首贷户”支持机制、鼓励主动授信和“随借随还”模式、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措施,这些都将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与金融机构投放意愿。此外,《方案》还通过深化银政数据共享和风险补偿机制,提升融资效率和精准度,减轻金融机构风险担忧,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构建融资服务体系
【政策要点】
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健全完善贴息贷款政策,完善直接融资等相关奖补政策及信贷、担保等风险补偿机制,探索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评价。
分级分类开展融资对接等措施。探索建立主办银行制,全流程促进金融工具和融资需求相匹配。打造“小而精”“快且准”的新型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强化融资闭环管理。组织金融招商活动,加强金融专家顾问和人工智能(AI)顾问“双服务”。
【解读】
广西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新建——
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不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广西面临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迫切需求。建设制度性融资服务体系有助于推动政金企信息联通、流程提速、资金精准对接,更好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其中,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可弥补单一金融工具的不足,增强对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分类开展融资对接意味着根据项目性质和企业需求实行差异化服务。这两项措施相辅相成,不仅优化资源配置,更推动融资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3、如何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为深入落实《方案》,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自治区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广西金融监管局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金融惠企财政担保费用补贴实施方案》两个配套方案。

上汽通用五菱生产车间,工人正安装、检查汽车外框架。上汽通用五菱供图
【政策要点】
《贷款贴息方案》聚焦全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普惠领域,2025年整合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22亿元,对当年发放且符合条件的贷款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利息补贴,统筹兼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担保补贴方案》瞄准全区经营主体融资信用提升,2025年整合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1亿元,对经营主体当年通过融资担保机构获得增信,按新增担保金额一定比例给予担保费用补贴,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解读】
自治区财政厅金融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黎兆辉——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此次《方案》出台,自治区财政厅主要围绕“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两方面进行调整优化。
优贴息,资金直达更高效。优化财政贴息资金拨付模式,从间接补贴转变为直接补贴。以原“桂惠贷”政策为主的间接补贴方式,是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根据贴息资金审核结果拨付贴息资金至市县财政部门,市县财政部门再拨付贴息资金至有关金融机构。而直接补贴则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根据贴息资金审核结果直接拨付财政贴息资金至获贷经营主体。相比于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拨付环节少、拨付效率高,能够大幅提高经营主体获得感。
优结构,贴担结合更普惠。创设“普惠经营贷”,支持范围为金融监管部门贷款统计口径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5年力争投放600亿元。加大重点产业领域信贷产品对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将提高“三农贷”“工业贷”“服务和贸易贷”等重点产业领域信贷产品中民营企业的报送比例,引导金融机构向进入名单的民营企业投放更多信贷资源。新增担保费补贴机制,由自治区本级财政筹措资金,对获得《贷款贴息方案》相关产品贴息支持且获得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增信的贷款给予0.2%至0.4%担保费率补贴,进一步降低获贷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
4、我区金融机构如何落实?
《方案》发布后,我区金融机构迅速响应,从政策宣导、流程优化、综合施策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广西北部湾银行:举全行之力精准惠企
广西北部湾银行提前谋划、狠抓落实,统筹全行力量深化相关政策实施。
提前布局周密筹划。及时摸排企业“金融惠企财政贴息”贷款需求,充分做好投放准备。7月4日,2025年全区金融惠企三年行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当天,北部湾银行迅速响应,立即组织召开全行培训和推进会、会后全员考试、发送政策“工具包”等,确保政策及时、高效传达到位,铆足干劲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聚焦重点精准投放。聚焦科技创新、工业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助力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好融资、降成本”,坚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基本定位,持续发力确保“金融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促进财政金融更加紧密结合。
强化联动齐抓共管。成立行内金融惠企专项小组,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各部门之间、总分行之间的沟通,确保“金融惠企”政策推进及财政贴息申报工作迅速、高效、合规,助力“金融惠企”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桂林银行:金融“组合拳”加速落地
桂林银行第一时间面向全行进行2025年惠企贷贴息政策解读及培训,主动引导客户开展惠企贷名单制产品申报入库工作,通过“政策解读+直播课堂+产品优化+银企对接”四位一体宣贯矩阵,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政策发布后,桂林银行发挥总分行联动效能,迅速开通惠企专项审批绿色通道,在桂林、崇左等设区市率先投放当地首笔“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政策贴息贷款。截至7月23日,该行“金融惠企财政贴息贷款”发放金额4.29亿元,惠及客户75户,帮助减少融资成本506.01万元。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领域企业,桂林银行打出“科技创新金融债券+惠企贴息政策”组合拳,7月21日成功发行广西首单科技创新金融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债券资金全部用于科技创新领域贷款投放。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获得专项债券融资支持的同时,还可享受惠企贴息政策,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加码
广西融资担保集团部署推动一揽子金融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工具作用,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加强政策宣导。结合实际及时出台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细则,在全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内广泛宣讲金融惠企担保费用补贴政策,确保各成员机构准确理解、熟练运用担保费用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其参与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2025年金融惠企担保费用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及其操作细则要求,强化担保费率上限管理,配合银行机构上传相关申报材料,统一申报材料格式,为补贴资金审核提供便捷化支持。
加强资金使用监控。加强对申请担保费用补贴贷款用途的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避免资金违规进入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的项目。